幕后玩家粤语版迅雷下载(幕后玩家粤语版港剧网百度云)
文 | 新质动能,作者|沐风,编辑|时楠
刷脸买单、扫码自助、点餐结账——在你每天逛便利店、下馆子的时候,很可能没注意,这些“碰一下”“扫一下”的背后,是同一家公司在支撑。
这家公司就是商米科技,你可能没听说过它,但它已经悄悄铺满了全中国的商店柜台,现在准备去港股敲钟了。
近日,商米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冲刺IPO。这家靠刷脸支付、碰一碰崛起的商业物联网公司,背后站着一票大佬:蚂蚁、美团、小米、深创投……
而雷军,又是最早一批下注的人之一。这次,雷军又要赚翻了?
雷军、马云、美团都投了
商米科技的起点,并不高调。年创立时,最初名为“上海我有信息”,定位为提供餐饮行业外卖解决方案。
年,小米参投B轮,商米开始接入米家生态,逐步转型为智能商用设备领域,年正式更名为“商米科技”。
到了年,商米和支付宝合作,研发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;年,又联合推出“碰一碰”功能,让手机和商米设备轻轻一碰就能付款。自助收银、智慧餐饮、扫码点单……很多新式门店的底层硬件,其实都跑在商米的设备上。
别看它不起眼,实际上,这家公司年营收高达亿元,是全球最大安卓端商业物联网方案商,市占率超过%,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。
根据招股书,商米目前设备月活数达到万台,客户包括西贝、盒马、赛百味、便利蜂等一线品牌。换句话说,每家支持扫码或刷脸的门店里,就可能有一家用的是商米。
图片来源:招股书
它的设备类型非常丰富,从台式终端、手持POS,到自动识别商品的智能秤、移动收款终端、后厨管理系统,几乎覆盖了一个商家从“进货-收银-数据管理”的全链路。
目前,林喆计掌控公司%股权,并拥有%的表决权。而商米科技的资本局,堪称“互联网巨头大联盟”。
前五大股东中,第一大股东是蚂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云鑫创投,持股比例接近%。美团通过早期投资主体汉涛咨询持有%,排名第三;小米通过金星创投持股%,是第五大股东;深创投第六,持股%。
这几位加起来,几乎代表了中国互联网最核心的几个生态平台。而商米,几乎与每家都有业务对接——支付宝刷脸支付、美团外卖店铺系统、小米商用生态、盒马智慧零售系统……它不是“平台”,却是各大平台背后的“落地硬件供应商”。
融资历程也颇具代表性。
从年小米和无线CEO胡泽民联合投资万元A轮开始,商米几乎每年都能融到大钱。
图片来源:企查查
年,大众点评、小米、微店连续注资,完成B、B+轮;年中民投、光速中国加码C轮;年,蚂蚁集团直接领投D轮并增资亿人民币——这也是商米估值首次突破亿美元的关键节点,正式迈入“独角兽”行列。
这些年间,它曾尝试冲击A股,但因毛利率不够、智能化比例被质疑,最终在年主动撤回申请。
中专生干出独角兽
商米科技的创始人林喆,是个典型的潮汕实干派。
他从汕头鮀滨职业中学毕业后,岁就一头扎进生意场。他不爱念书,却爱拆电脑,一毕业就开起了自己的电脑销售公司。两年时间把销售额做到月入万,成了当地最大的电脑零售商。
但这只是开始。
年,中国零售行业刚刚开始对外开放,IBM主导的POS收银系统卖得死贵,一台要三万八,很多小商户只能望而却步。这时,林喆看到了机会。年,他创立“广东川田”,成了中国第一家民营POS机企业,也是第一家把POS设备卖到海外市场的公司。
比起当时炒概念的创业者,他更像是修系统、造机器、直接拿去卖的传统生意人。但他的嗅觉很敏锐。
年前后,O2O风口刚起,他又杀进了智能外卖硬件赛道,在上海成立“我有信息科技”,做智能外卖终端,打出了“我有外卖”这个牌子。一年时间冲进第二梯队,成了BAT、美团之外的另一个有点威胁的玩家。
年,他拿到了来自顺为资本和深创投等公司的万元A轮融资,这一轮也让他和雷军正式牵上线。
但林喆比很多人要清醒得多。年,外卖大战最疯的时候,美团、饿了么打得你死我活,很多人还在抢流量、拼补贴,他却悄悄转身,做起了智能设备,转型做给平台服务的硬件提供商。
他很早就发现,餐饮商户最痛的不是没平台,而是“爆单了接不过来”。于是他做出了一款专门帮商家接单、打印、出单一体的智能POS终端V1,不到三个月,就把安卓POS市场第一的位置拿下。
那一年,商米刚刚改名,年收入1个亿,POS V1成了整个行业的“外卖神器”。
但这家公司的野心,不止如此。随后,商米科技推出了台式机、手持终端、自助一体机、无线网络终端等全套智能收银设备,打通从小店、连锁店、便利超市到高端餐饮的所有商用场景。
更关键的是,它不仅做硬件,还做了自己的操作系统——SUNMI OS,一个基于安卓定制的商用操作系统,内置App市场,涵盖团购、外卖、预订、排队、会员管理、财务、库存、营销工具,甚至还对接了iBeacon和停车系统。
对外卖小店来说,它是爆单神器;对连锁超市来说,它是软硬一体的管理后台;对品牌连锁和全球商超,它成了本地化采购、智能化管理的一站式收银平台。
更别说,现在的商米,已经开始把这些产品卖到了全球 多个国家,成了全球安卓端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市场的第一名,月活设备近 万台。
这一切,离不开林喆当年的顿悟。
年,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时,林喆特地飞到美国买了一台,当场惊了:“这是智能设备的开端,移动互联网一定要起来。”
后来,他转向安卓阵营,认为这才是开放生态的底层操作系统。年他遇见雷军,俩人都对第一代iPhone的冲击记忆犹新,但走的路不一样:一个成了做智能手机的“小米之父”,另一个成了全球最大安卓商用终端的“幕后玩家”。
雷军投了他,小米生态收了他,商米也从“外卖工具”变成了一个覆盖全球商户的商业系统供应商。
悄悄包围全球收银台
年,支付宝首次在全国试点刷脸支付,背后的技术伙伴正是商米科技。
那年 4 月,商米和支付宝联合推出了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,从此中国正式迈入“刷脸买单”的时代。到了 年,双方又联手搞出“碰一碰”终端,只需手机和设备碰一下,就能完成付款、核销、下单——整个收银动作,被压缩到了一秒。
这家公司很低调,但它的设备已经遍布西贝、好特卖、古茗、便利蜂、赛百味这些我们熟悉的门店,也深入外卖平台、收银系统、支付通道。就连美团的海外版 Keeta、Uber Eats、Grab,也都是它的客户。
在中国,它拿下了%以上的百强餐饮品牌和%以上的百强连锁店,能服务餐厅、超市、便利店,也能搞定健身房、诊所、物流站点,业务已经横跨个行业,多个细分场景。
更夸张的是它的出海速度。
短短三年,商米的设备已经铺到了全球 多个国家和地区,月活终端从 万台涨到了 万台,几乎每天就有几百万人在用商米的硬件下单买单。
年,商米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%。亚太、中东和非洲地区贡献了亿收入,美洲市场亿,欧洲市场也达到了亿。这种分布,不光说明它业务广,更说明它不再依赖某一个单一市场,抗风险能力上了一个台阶。
图片来源:招股书
在行业统计中,商米科技已经是全球安卓端 BIoT(商业物联网)解决方案的第一名,占据超过 % 的市场份额,全球 多个子行业都活跃着它的设备。
看业绩也不含糊。年它的营收是亿元,年虽然受到消费市场波动的影响降到亿元,但到了年又回升到了亿元。
利润也在稳定上涨,年净利润达到亿元。毛利率在经历年的小幅下滑后重新提上来,从%回升到%,主要是靠欧美市场高利润订单和优化供应链降本控制实现的。
这次冲刺港股上市,商米的目标也不小。预计募资亿元,用于持续加强软硬件研发,扩充产能与全球供应链、加快出海步伐,同时补充日常运营资金。
换句话说,它想借这一波,全面冲刺商业物联网的“全球领头羊”。
但风口之上也并非轻松。接下来,商米要面对的最大挑战是:如何从设备商转向平台商。智能终端卷到尽头,软件服务、数据中台、运营工具才是下一个决定毛利率和天花板的关键。
商米这几年干得是实活,也卷出了成绩,但要想站稳资本市场,必须在营收和利润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。商米会不会是雷军又一颗压中的好棋子?很快就见分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