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最吓人的日食(世界上最吓人的日食图片)
第一次长沙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告终,日本侵略者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之后,不得不暂时放弃了侵吞长沙的计划。
在此役之后,负责此次战役的日军主将冈村宁次非常恼火,他恼火的不仅是这一次长沙会战的失利,更是对总参谋部部目前战略抉择的不满。对于日本军队来说,其最担忧的事情就是在中国战场上陷入泥潭,在持久战中被中国拖垮。
但是,此时的日本大本营却仍然坚持限制作战区域,冈村宁次对此十分不满。而面对冈村宁次的抗议,日本最高参谋部将其调回日本国内,让他坐起了冷板凳,另外指派畑俊六作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,并由阿南惟几担任第十一军的总司令。
而在这两个人上任之后,为了雪洗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耻辱,以及进一步打击中国,其再次发动了第二次长沙会战。
战火重燃的湖湘大地
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年起,国际形势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此时的欧洲战争形势日益紧迫,西方国家正打得不可开交,日本希望利用这一机会,进一步扩大其在东亚的利益,因此积极南进。
同时,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,日本又想进一步谋求其在北方地区的利益。日本一方面与苏联签订和平协议,另一方面却整军备战,随时准备在时局有利之时进攻苏联。
但是日本作为一个岛国,兵力和资源都十分有限,一旦在多个方向同时开打,日本也负担不起这恐怖的消耗。因此,日本大本营在此时有意暂缓在中国的进攻步伐,以腾出手来先解决南北问题。
对于大本营的这一战略,身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畑俊六和阿南惟几表示强烈的反对。他们认为日本当下应该首先解决中国问题,此时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参与南北方向的行动,只会给重庆国民政府给喘息之机,对日本非常不利。
在仔细衡量之后,日本大本营还是放弃了进攻苏联的计划,并授权二人迅速发动攻势,以解决中国问题,使日本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太平洋战场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,第二次长沙会战爆发了。在年的8月日,日本大本营批准了代号为加号行动的长沙作战计划。
此时的日军集中了第3师团、第4师团、第6师团、第师团、第师团等五个师团,以及四个支队和多个联队组成的十二万大军。
因为要应对南方战事,大本营将大部分的空军和海军部队都调走了,因此相当于第一次长沙会战,本次日军的作战行动就少了很多的海空支援力量,主要依靠地面部队。
在9月7号,日本方面率先发起进攻,其第6师团在火力配合下迅速向大云山附近的中国守军发动攻击。
在这一过程中,尽管中国守军的作战十分顽强,但因为日军方面的陆空配合十分密切,此外还动用了化学武器,以及中国军队这边情报掌握不足,又被日军截获了密电,因此战事打得非常被动。
在两天之内,日军的大部队就突破了新墙河一线,并迅速渡过汨罗江向长沙进犯。随后不久,战火就燃烧到了长沙地区,日军以两个师团的兵力围攻长沙,其余部队则对前来增援的中国军队展开猛烈阻击。
就当时的形势来说,中国军队是十分被动的,长沙面临着极大的危险。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,战局却在此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。
最怕死的日本军队
在9月号当天的中午,战场的上空突然发生了一场日全食。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中,月食是因为天上的一只天狗将月亮吃掉了,这个说法是中国古代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。
不过,也不是只有中国人会有这样的想法,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,民间也流传着相似的传说。要知道,太阳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十分之高,日本自诩日出之国,就连国旗都是旭日旗。
正因为太阳在日本文化中的崇高地位,在日全食发生后迅速在日本士兵心中引起恐慌,很多士兵在黑暗之中失去了目标,不仅枪法失了准头,就连炮弹也是乱发一通。
如果只是这样那还不足以引起巨大的骚动,关键是此时负责进攻长沙的日军第4师团发生了一场更大的恐慌。
这个第4师团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部队,这支部队的主要组成力量是来自大阪地区的小贩,他们在战争爆发后被强征入伍,来到了异国他乡的战场上。
与其他穷凶极恶的日本师团不同,这支日本军队十分的怯懦,属于那种吃啥啥不够,干啥啥不行的废物军队。
这支军队甚至会在大战之前,大规模的装病,以此逃避战场。只不过,尽管平时拖拖拉拉,一旦听说前线进展十分顺利,又会立即火速进军。
不仅是怯懦,这支由小商贩组成的军队还十分的迷信,他们坚信此时发生的日全食代表着灾异,因此表现的十分恐慌。
在日全食发生后,不少士兵停止了战斗,并疯狂的敲击随身携带的锅碗瓢盆,还朝着天上乱射子弹,试图将太阳从天狗的嘴中解救出来。
第4师团的恐慌情绪迅速感染了其他日军部队,日军的其他部队也丧失了斗志。尽管此时的日军统帅部立即下达训令,试图控制溃散的士气,但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。
事实上,此次大阪师团之所以会在日全食之后发生大规模恐慌,也不仅仅是因为其比较迷信,更重要的是大阪师团害怕打仗,又不想被人嘲笑是胆小鬼,因此硬着头皮揽下了主攻的任务。
只不过,军令状是接下来了,但没几个人想去送死,军队中到处都是怨怼之情,士兵甚至在质疑统帅部的作战命令是不是合理。天狗食日,恰好给了大阪师团逃避的一个借口。
只不过,由于日本军队之中确实存在较为普遍的迷信心理,这种恐慌情绪在大阪师团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发酵,以至于感染全军。而正因如此,中国军队获得了喘息之机。
阿南惟几的无奈之处
在长沙会战进行的同时,国民政府这边并非在静静等候战果。为了发起长沙会战,日军第军的总司令官阿南惟几,从驻守宜昌的日军第师团抽调了一半的兵力投入长沙会战。
因为近一半的兵力被调走,宜昌的守军就显得有些单薄,国民政府因此命令第六战区的总司令长官陈诚立即向宜昌发动进攻,以此策应长沙战场。
在接到命令后,陈诚动用了十三个步兵师的兵力向宜昌发动猛攻。经过连续的苦战,不仅宜昌的外围部队被中国军队全面击溃,前来支援第师团的日军其他部队也被歼灭在途中,困守孤城的日军第师团的长官内山英太郎本已做好必死的准备,却在最后关头被赶来的日军新一批支援部队救了回来。
宜昌遭遇猛烈围攻并损失惨重的消息迅速传到了长沙前线,不少日本士兵将这件事与之前的日全食联系了起来,说这就是上天降下来的灾祸。
大阪师团作战不利,不仅贻误战机还在散布谣言蛊惑军心,阿南惟几内心无疑憋着将这支军队挨个枪毙的怒火,但他却又无可奈何。
此时,由于回援宜昌,日军在长沙前线的兵力显得更加单薄,阿南惟几已经拿不出多余的军队去替换大阪师团。
因此,不仅不能将其挨个枪毙,阿南惟几还得继续派他们进攻长沙。在随后的战斗中,尽管大阪师团成功夺取了长沙,但很快就被中国军队赶了出来,大阪师团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。
军力愈显薄弱,而战事却没有任何进展,阿南惟几最终也低头了,他命令军队迅速向北突围撤退。在日军撤退之后,中国军队迅速对日军展开追击,痛打落水狗。
最终,日军在损兵折将之后,又回到原点,第二次长沙会战再次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。
结语
第二次长沙会战中,中国军队在早期一度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。由于对日军主要进攻方向把握不够准确,以及战役指挥官的急躁心态,再加上军队的密电被多次破解,使得中国军队在作战中吃了不少的亏。
但是,也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中国军队最终还是赢得了战役的胜利。此次会战的胜利,不仅使得日本侵略者的遭受了重大的损失,还导致了日本近卫内阁的垮台,使得日本陷入了更大的政治外交危机之中。
而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大阪师团,在此后被阿南惟几逐出了十一军,但因为找不到下家,只能在后方清闲度日。再到后来,大阪师团被调到了太平洋战场,但还是死性不改。
不过这也算好事吧,大阪师团成为了日军战后编制最完整的一个部队,其也被罗斯福誉为是最热爱和平的军队,让人啼笑皆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