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唐枭雄(唐朝枭雄)
此话最著名的是出于三国志的魏武帝传,就是曹操传,评价曹操是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枭雄”。这里的治世是跟乱世对应的,所以,治世不能解释为治理国家,而应该解释为国家太平的时候,所以其意思是国家太平时候的能臣。这样的人在历史中还是比较多的,比如汉初的汲黯、陈平,初唐的房玄龄、杜如晦,中唐的狄仁杰,盛唐的姚崇、宋璟,北宋的寇准、欧阳修,清初的陈廷敬、张廷玉,清末的曾国藩、左宗棠,这些都属于治世的能臣。
治世之能臣意思是治理国家的能力很强的人。
曹操,在我的影响中是一位意气风发的才子
他有《观沧海》《龟虽寿》《短歌行》等文学作品
他喜欢用诗歌、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,反映民生疾苦,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,鲁迅赞之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同时曹操擅长书法,唐朝张怀瓘《书断》将曹操的章草评为“妙品”。
他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,极有政治眼光。
有“有犯禁者,皆棒杀之”、有“散家财,合义兵”,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。又有官渡之战大败袁绍等
他还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主公
有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有送马求关羽等
在我看来说他是奸雄还是英雄,都不重要。
因为我们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,可以将曹操想象成秦始皇的上一代或上两代的王,就如同战国时期一般,天下大乱,群雄争霸。一个王为了统一天下,什么事做不出来?
如果非要说,我认为他是英雄,你想想他手下的将领们会不知道他的为人?
我认为曹操是英雄,他一生骁勇善战,在乱世群雄中脱颖而出,文韬武略,文治武功,慧眼识人,胆识过人,目标明确,傲视群雄,基本上统一了大半个中国。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,但始终不称帝,维护汉朝天下一统,他不但是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战略家、文学家、也是经济学家等,故认为是英雄,可惜是未能完成真正的统一大业。
说奸雄角度太狭隘,说英雄又有瑕疵,称为枭雄比较合适!??
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枭雄!曹操是一流的军事家,政治家,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!
曹操统一了北方城市,结束了各个豪门贵族之间的混战,同时征服了鲜卑等外族,保障了边境安全,发展了生产,这是他的功绩,是他军事能力与政治能力的具体体现。
宁教我负天下人,不教天下人负我,这是曹操的狠,曹操杀吕伯奢,虽知错但不认错,。为得天下,挟天子以令诸侯,这曹操了曹操的雄才大略。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。曹操同时还是伟大的诗人,曹操、曹丕、曹植父子三人开创的建安文学中诗歌成就最为显著。他们的诗上承楚汉,下启盛唐,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。
曹操:年轻时为天下大义刺杀董卓,虽然最后失败,但是精神还是可嘉的。而在逃跑路上误杀了要请他吃猪肉的吕伯奢一家,并且第一次有人把无耻说的冠冕堂皇:“宁我负天下人,莫让天下人负我”。到后来举兵讨伐董卓,一步一步干掉了那些自诩有些实力的人,挟天子以令诸侯,可谓是风光无限。
其实曹操是个真性情的英雄
1、 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造成了不好的影响,在那个纷争的年代,曹操此举所说掌握了朝政,但是也成为众矢之的,但是却稳固了垂危的汉朝;
2、 三国归于晋,可以说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曹操忙活了一辈子,却为别人做了嫁衣,对于晋的历史而言,肯定对曹操给予否定的评价,不然晋朝的建立就成了名不正言不顺;
3、 曹操所表现的军事、政治才能使有目共睹的,并且曹操很是惜材,最为明显的就是对关羽的喜爱与尊敬;
曹操是我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,一个大气的军事家,文学家,政治家。他精通兵法,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,他用兵用计,胜人一筹,多次取得胜利,尤其在官渡之战中,以少胜多,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,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。曹操善于用人,招揽贤能之士,凡能治国用兵者,都尽力网罗,他手下“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”,人才济济。
曹操喜文学,其诗作慷慨悲凉,颇具感染力,不少名篇传留至今。他与其子曹丕、曹植以及“建安七子”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我认为曹操不但是英雄,还是个大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