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a怀了宿敌的崽(装A怀了宿敌的崽BY御星海)
吕雉可以说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狠辣女人,作为皇后她敢给老公刘邦戴绿帽子,当了太后以后,更是快意恩仇,把情敌残忍做成了人彘,儿子死后,封自家人为王,并开始凌辱刘姓诸王。看似独秉国政,嬉笑怒骂皆是国法,却又没有想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己当皇帝,但是小编认为如果我们好好扒拉扒拉史书就会发现,对于当皇帝这件事吕雉是做不到,没时间,没想到。
首先,刘邦,刘盈死后,吕后虽然称制,但是刘姓诸王势力还很强大,军功贵族也不会统一支持吕雉改朝换代,而吕后已经称制,并且大封吕家人为王,给姓刘的找姓吕的当老婆,对他来说称不称帝没有实际意义了。
吕后死后,陈平,周勃,诛除诸吕,要迎接不被老子看好的代王刘恒当皇帝,刘恒担心被骗不敢去,他的谋臣宋昌给他分析的很到位。
中尉宋昌进曰:“.......高帝封王子弟,地犬牙相制,此所谓盘石之宗也,天下服其彊,二矣。.......方今内有硃虚、东牟之亲,外畏吴、楚、淮南、琅邪、齐、代之彊.......大王勿疑也。
自刘邦死算起,吕后称制总计15年,在经过她15年的摧残折腾之后,刘姓诸侯仍然是天下最强的势力之一,因为他们的存在,中尉宋昌可以劝代王刘恒放心去长安上任,鸟枪换炮,登基坐殿。
除了刘氏诸王,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集团,可以算是另一个能量巨大的政治集团。因为吕后和刘邦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创业夫妻,他俩有矛盾,比如说刘邦晚年总想着换太子,但是由于功臣集团集体反对刘邦也是没弄成,刘邦吕雉的政治基本盘其实在很多方面是重合的。比如这一群功臣宿将,刘邦活着的时候他们跟着大哥混,大哥死了,侄子能力不行,他们自然跟着大嫂混,但是你要改朝换代,这就得另说了。
而且刘邦给他们的待遇很好,萧何,曹参都是万户侯,天下的户口是有数的,即使跟着吕后造反,也不会有太大好处,还要面对那一群实力同样强劲的刘氏诸王,搞不好阴沟里翻船,功臣集团心里盘算的很清楚,这笔买卖肯定是不能做的。
其次,武则天称帝时已经已经67岁,之前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才清除了一个个敌人,最后改朝换代称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,吕后死的时候不过61岁,他没有时间完成称帝前的准备。
从公元660年李治风疾发作,应该就是现在的严重高血压,武则天开始正式参与政事,到690年称帝中间经过了30年的时间,30年在唐代结婚生子比较早的情况下就是将近两代人的时间,而吕后死的时候是61岁,虽然在当时也算高寿,但是他自刘邦死后才正式掌权,执政时间不过15年,据说吕后是被疯狗咬伤后,得了狂犬病死的,他没有时间完成称帝前的准备。
《论衡》:“苍犬噬吕后,吕后且死,妖象犬形也。
最后一个,吕后也没想过自己要当皇帝,至少史书里没有找到她想当皇帝的证据。
在男权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,和历史上的494位皇帝比起来,女人秉政的事其实属于小概率事件,当皇帝的就武则天一位,而且武则天称帝是在吕后之后一千多年的事,对于吕雉来说,女人当皇帝也应该突出了她的认知范围,她也没想过。
不是说吕雉不想当皇帝,而是不干当皇帝,刘邦在位时就已经提前做了准备,“白马之盟”时,刘邦与群臣约定“非刘氏而王,天下共击之,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,天下共诛之”,在史记中有记载。
吕雉不是不想当皇帝,而是不忍心当皇帝。
因为她不忍心废除汉惠帝刘盈,毕竟刘盈是她自己下的崽。
楚汉之争时,作为刘邦的糟糠之妻,吕雉吃了很多苦,而且成天为夫君担惊受怕。刘邦打败项羽取得天下后,吕雉本以为享清福的时候到了,可是事与愿违,每天却独守空房,夜夜思君不见君。夜里倍感空虚的时候,特别想唱一首歌曲:寂寞沙洲冷……。
她发觉刘邦几乎每天晚上都在一个女人那里留宿,这个女人就是小萝莉戚姬,刘邦十分宠爱。
此时,用吃醋来形容吕雉的心情已经远远不够,而应用愤怒来形容才可。她愤怒夫君的移情别恋,同时恨透了戚姬。
在极端愤怒与痛恨之余,吕雉觉得人世间,爱情不可靠,亲情不可靠,唯有权势才可靠。于是她发誓为一定要掌权,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情敌戚姬给整死。
吕雉每天强颜欢笑,首先缠着刘邦大力分封自己的娘家人。刘邦觉得当自己还是一名屌丝的时候,吕雉就跟了自己,现在自己当上了皇帝,就这样冷落她,心中很是愧疚,就答应了吕雉的要求,封了许多吕氏族人为侯。
其次,吕雉经常送相国萧何礼物,使得萧何甘愿为她办事。
再次,吕雉向诡计多端的陈平请教计谋,使得她学到了许多阴谋诡计。
第四,吕雉协助刘邦搞死了韩信、彭越等诸侯王,巩固了汉朝中央政府的权力,也从而为吕雉掌权奠定了基础。
刘邦驾崩之后,吕雉抓紧时间残害戚姬,将戚姬弄成了一个“人彘”,抛入茅厕之中。
人彘是什么呢?
由于戚姬被弄成人彘的过程中太残忍了,简直惨不忍睹,我这里也不忍描述。
吕雉在害死老情敌后,开始专权,儿子刘盈也就成了傀儡皇帝。吕雉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先河,也成为太后专权的第一人。
虽然吕雉没有称皇帝,但却是实际上的皇帝,发号施令,统领文武百官。
再后来,刘盈当了七年的傀儡皇帝,由于心情实在忧郁,就一命呜呼西去了……。
其实在刘邦建立政权后,在朝政上吕后一直有着很大的话语权,从参与甚至可以说主导灭韩信一事上就可以说明。作为夫妻店的一份子,吕后个性强势,刘邦也因为早年经历一直对吕后有着愧疚吧,所以采取忍让姿态让吕后逐步参与到决策上来,由着她坐大。直到刘邦死后,因为刘盈年弱,吕后独揽大权,出于女性的控制欲望,通过分封诸吕和联姻,借以控制局势,一时得意非常。
但随着时间推移,吕后慢慢发现其实掌握了朝廷权利,并没有掌握天下局势。首先是刘邦在世时已经把天下分封给了刘姓诸王,吕后能插手落子的地方屈指可数;再者,朝廷上陈平、周勃等元老功臣依旧大权在手,影响力极大。而她自己由于大肆封赏诸吕,已经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,底下暗流涌动。
所以当她走向生命尽头时,唯一能做的就是就是让刘氏和吕氏诸王到宗庙共同起誓,不动刀戈,但一纸空愿哪能消除累积下的仇怨,所以当吕后去世被全族诛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