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荒之吾乃战神刑天(洪荒之吾乃天至尊)
一、刑天
说起“刑天”,想必大伙并不会觉得陌生,魏晋时期的著名归隐诗人陶渊明,曾写下《读山海经》一诗,其中写道:“刑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”,“刑天舞干戚”,将刑天霸气的形象,跃然纸上,为后世所钦佩。
刑天记载于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中:“形夭与帝至此争神,帝断其首,葬之常羊之山。乃以乳为目,以脐为口,操干戚以舞。”
原来,上古时期,作为蚩尤麾下的一名大将,与黄帝有过一场大战,初战未捷,刑天被黄帝斩首,并且葬于常羊山上(根据考究,人们认为常羊山便是如今甘肃省陇南市的仇池山)。战死后的刑天,不甘失败,“以乳为目,以脐为口”,虽然蚩尤军队消失无踪,刑天复活后,仍然手持盾牌,挥舞巨斧,与黄帝再决一雌雄。
刑天被誉为“战神”,纵使他与黄帝为敌,但是,其身残志坚,刚毅不屈,从不服输的精神,激励鼓舞着世人。
二、帝俊
帝俊,为上古时期主宰三界的天帝,在正史中,并没有关于帝俊的记载,而在山海经的《大荒东经》和《大荒南经》中,皆有记载。可见,这是一位极其神秘的上古大神,根据山海经的描述,帝俊是太阳和月亮之父,帝俊的妻子为羲和和常曦。
山海经认为,羲和孕育了十个太阳,其中记载道:“羲和者,帝俊之妻,生十日。”,时至今日,人们将上古时期的浪漫传说,运用在太空探索上,我国的首颗太阳探测卫星便被命名为“羲和号”
“有女子方浴月。帝俊妻常羲,生月十有二,此始浴之。”,常曦孕育十二个月,因此古代历法便是十二个月份,对应十二地支。
三、少昊
不仅仅《山海经》中少昊的事迹,在正史诸如《史记》、《左传》中,都有这位上古大神的记载。
少昊为黄帝的长子,其执掌着上古时期的“少皞部落”,除此之外,少昊也被称为“白帝”,居住在长留山,《山海经》中道:“长留之山,其神白帝少昊居之。其兽皆文尾,其鸟皆文首,是多文玉石。”
少昊的陵墓坐落在如今的山东曲阜,它的陵墓呈现金字塔形状,被誉为“中国金字塔”
四、蚩尤
上古人界的大神中,蚩尤赫赫有名,除了山海经,在诸多古籍中都有关蚩尤的记载。根据神话传说,上古十大神器之一的“九黎壶”,便是蚩尤的法宝,而蚩尤则是上古九黎族部落的首领。
那么,蚩尤是什么样的形象呢?除了长有牛角之外,古籍还记载道:“(蚩尤)战神八只脚,三头六臂,铜头铁额,刀枪不入”
蚩尤曾经战败了炎帝,后来炎帝与黄帝联手,打败了蚩尤,这是上古时期最为浩大的一场战事,史称“涿鹿之战”,参与战争的蚩尤部落,除了风波、雨师之外,还有夸父、共工,上文所说的刑天,当然还包括上古四大凶兽“饕餮、浑沌、穷奇、梼杌”,其中,凶兽穷奇据说是少昊之子。
五、太昊
说“太昊”很多人会觉得陌生,太昊也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“大暤”,其实就是家喻户晓的伏羲。“三皇五帝”,伏羲为三皇之首,上古的传世神话,除了有盘古开天之外,还有伏羲传世,也就是所谓的“以一拟太极,然后一画开天”,这句话道出了伏羲其中的两大功绩,拟太极既创造了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八卦。一画开天既结绳计事和创造文字。
六、娲皇
娲皇,既是女娲,《山海经》中也记载过女娲,其中道:“有神十人,名曰女娲之肠,化为神,处栗广之野,横道而处”
传说女娲与伏羲都是人首蛇身,女娲被誉为大地之母,神话中,有“女娲造人”、“女娲炼石补天”的故事,女娲是上古诸多大神中,少有的女性,且为世人最尊敬的神明之一。
七、烛阴
烛阴,也被称为“烛九阴”、“烛龙”,虽然为龙,但是它是一条无足之龙,更趋近于蛇,其身长千里,盘沿在山上,为钟山山神。根据《山海经》的记载,烛阴神通广大,能够控制三界运转,其中道:“其瞑乃晦,其视乃明”,也就是说,烛阴睁眼便是白天,烛阴闭眼便是黑夜。其中还到:“吹为冬,呼为夏”,也就是说,烛阴呼气,便能让三界进入寒冬,烛阴吸气,便能让三界进入酷夏。
八、轩辕
在坊间,有一句俗话广为传颂:“二月二,龙抬头,三月三,轩辕生”,这里所说的轩辕,指的是黄帝,为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首,为华夏文明的“人文始祖”,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,华夏儿女会为黄帝举行盛大的祭典仪式,这一仪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承。
根据史书记载:“(黄帝)土德之瑞”,黄帝为土德,而在五行中,木为东、金为西、水为北、火为南,而土位于中央,代表着中原大地,既“华夏”,当年黄帝、炎帝和蚩尤之间的战争,从五行相生相克上亦能得出答案。
首先,蚩尤属水,在唐朝的官修书籍《初学记》中,引用了《归藏》,书中道:“蚩尤出自羊水,八肱八趾疏首”,可见,蚩尤属水。同时,蚩尤的九黎族部落,最为擅长冶金,而金恰巧生水。
水能灭火,因此蚩尤战败了炎帝,而火能生土,土又能灭水,因此,炎帝与黄帝联手,战败了蚩尤。
九/十、西王母/东王公
最后,便是《山海经.中荒经》中记载的西王母和东王公了,对于西王母这一上古女神,山海经用了很大篇幅去描写,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重要,而在道教神话中,认为西王母为女仙之首,东王公为男仙之首。,东王公也被称为“东华帝君”、“扶桑大帝”,男左女右,东王公和西王母都居住在昆仑山,西王母位于昆仑山之右翼,东王公位于昆仑山之左翼。
一、烛龙。烛龙大概是《山海经》中最出名的山神之一了,一提起来,很多人都知道。在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中说:“锺山之神,名曰烛阴,视为昼,瞑为夜,吹为冬,呼为夏,不饮,不食,不息,息为风,身长千里。在无之东。”寥寥数字,让一位可随心变换白昼黑夜、冬夏的山神跃然纸上,也让世人原来山神并非一定是要仙风道骨、翩翩欲仙的模样。
关于烛阴的模样呢,有着不同的两种说法:一说是人面蛇身,一说是人面龙身。我觉第二种支持的人可能会多些,因为我时常听人说烛阴也成为烛龙,属于龙族,所以......
二、陆吾。在《山海经·西次三经》中说:“昆仑之丘,是实惟帝之下都。神陆吾司之”,所以,陆吾被认为是昆仑山的山神。昆仑山,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的著名神山,其中居住着掌管着长生不死药的西王母,所以那里一直是凡人们向往的地方,谁都想去那里求仙药。但那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,因为那里由神陆吾镇守,所以基本上没有人能够靠近探索它的秘密。
传说中陆吾“其神状虎身而九尾,人面而虎爪”,也带有那个时代的明显特征,为半兽的模样,不过这没有影响,反而更让他增添了几分的威严,使见者生畏。而且他不仅管辖着昆仑之丘,还“司天之九部”,可见他记得天帝的信任呢。
三、羭山神。在《山海经》并没有关于羭山神相貌的记载,不过我想他应该和其他的山神差不多,也是半兽模样的吧。虽然没有相貌记载,但在《山海经》中记载了当时人们关于的祭祀规模,即:“祠之用烛,斋百日以百牺,瘞用百瑜,汤其酒百樽,婴以百珪百璧。”光是祭祀就需要美酒、玉珪、玉璧,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羭山神的崇敬,也从侧面可以看出那会儿的人生活条件都不错嘛,不然怎么出得起这么好的祭品呢?
四、英招。英招其实和陆吾有点像,也是负责管理着天帝“平圃”的神,当然这平圃没有昆仑山那么高级,而是槐江之山,所以他也被认为是槐江之山的山神。据说他人面马身且带有虎纹,甚至还有一双翅膀,所以常常被列入神兽一列之中。
五、泰逢。泰逢是和山的主神,也就是山神,他的样貌和常人相差不大,但是却有一条虎尾,所以还是很好分辨的。据说他有着变化莫测的法力,可以动天地之气,虽然我不是很理解动天地之气是什么意思,但结合看的那些电视剧、小说来看,应该是一个很厉害的技能呢。
六、骄虫。在《山海经》中还有一山神,名叫骄虫。骄虫为平逢之山的山神,相貌也是比较贴近常人,不过却有两个脑袋,这样奇特也难怪会成为山神了。据说它是所有螫虫的首领,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,所以遇到他的人都要小心一点,以免会招来无数蜜蜂的围攻,想想都挺吓人的了。
其实在《山海经》中的山神成千上万,但是有名字却不多,很多都是一笔带过的,就比如像这样的:“凡北山经之首,自单狐之山至于堤山,凡二十五山,五千四百九十里,其神皆人面蛇身”,一座山一位山神的话,这里应该是有二十五位山神,但没有一位有名字的,可见这些有名字且单独记载的山神有多么的幸运、特别。
上古神话中战力最强的十位神仙,蚩尤上榜,鸿钧老祖仅排第三位。
10、共工
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折天柱,绝地维,故天倾西北,日月星辰就焉。
颛顼是谁?颛顼是轩辕黄帝的孙子,颛顼成为三界之主时,共工不服,带领族人打颛顼。
共工是炎帝的后代,炎帝向黄帝臣服,但共工没有。
颛顼非常聪明,没有跟共工死磕,而是召集部下,其中就有火神祝融。
祝融堪称共工的克星,把共工打得溃不成军。
共工打不赢祝融,气得无处发泄,就一脑袋撞断了不周山。
番天印多厉害?不过是不周山上的一块石头而已。
照这么看,《封神演义》里面的准圣,都得被共工撞成泥。
9、祝融
共工是水神,祝融是火神。
祝融是第二任火神,首任火神是炎帝神农氏。
祝融是辅佐炎帝的神仙,也是管理南方的神,负责掌管夏季。
上古神话里面,祝融的坐骑是两条龙,从这一点看,共工就比不上祝融。
共工的坐骑是夫诸,一种水系洪荒异兽。
本来水克火是天地至理,没想到祝融逆天而行,击败了水神共工。
祝融的火,应该比三昧真火更厉害。
8、炎帝
神农即为炎帝,与轩辕黄帝齐名。
炎帝神农氏出生在烈山,传说他的身体透明,头上长有两角,即牛头人身。
有一次炎帝看见鸟儿衔种,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,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,大家又称他为神农。
他看到人们得病,心头不忍,便发誓尝遍百草解救人民的病痛。
为何炎帝能上榜,黄帝上不了榜?因为炎帝是首任火神,战斗力比祝融只强不弱。
7、蚩尤
蚩尤,上古神话里面的首任战神,兵器就是他发明的。
传说中,蚩尤有81个兄弟,全是猛兽的身体,铜头铁额,山猛无比。
蚩尤跟轩辕黄帝决战时, 论单挑,黄帝根本不是蚩尤的对手。
黄帝的实力其实也不弱,拿着轩辕剑斩了刑天,并不是软柿子。
但黄帝根本不是蚩尤的对手。
蚩尤也很有头脑,招来了风伯、雨师、夸父等很多帮手。
风伯雨师还把黄帝给困住了,若不是旱魃和毕方出手,黄帝就败给蚩尤了。
6、烛龙
烛龙,也叫“烛九阴”,出自于《山海经》。
《山海经》里面,烛龙是钟山山神,神力浩瀚,传承自盘古。
《山海经》记载烛龙:视为昼,瞑为夜,吹为冬,呼为夏,不饮不食,息为风,身长千里。
用眼角控制昼夜更替,用呼吸控制四季轮回,此等神力,当得起“浩瀚”二字。
在《淮南子》里面也有烛龙的记载,说烛龙是冥界主神,口衔天烛,照亮九重幽冥。
烛龙镇守在冥界,这个活可不是泛泛之辈能做的。
5、帝俊
帝俊的原型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,帝俊出现于《山海经》之中。
《山海经》里面,帝俊是三界的天帝,地位相当于《西游记》里面的玉帝。
《山海经》记载,帝俊和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,跟月神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。
也就是说,在《山海经》的神话体系里面,帝俊是创世神,地位跟盘古一样。
《山海经》的神话体系里面是没有盘古的,盘古的传说出现于汉末。
《山海经》出现于战国时期。
4、应龙
龙族里面的头号战神,应龙。
据《山海经》描述,应龙是一头长有硕大双翼的龙,又名飞龙、黄龙。
应龙的战斗力强得离谱,没有应龙,黄帝的轩辕部落打不赢蚩尤的九黎部落。
在黄帝、蚩尤之间的决战中,应龙帮助黄帝打败蚩尤、计蒙、夸父、英招四大战神。
蚩尤本以为能够纵横天下,睥睨三界,结果还是败给了应龙。
大禹治水时,应龙以尾划地,引流洪水,还生擒上古妖猴无支祁。
大禹虽然能斩得了相柳,却斩不了妖猴无支祁。
3、鸿钧老祖
鸿钧老祖,《封神演义》里面的战力天花板。
上古神话里面,不管是《山海经》体系还是《淮南子》体系,亦或是道教神话体系,都没有鸿钧老祖这个仙人。
也就是说,鸿钧老祖仅仅存在于《封神演义》这一本书里,出了这本书,他啥也不是。
道教也不会供奉鸿钧老祖,就好像不会供奉叶天帝一样。
但鸿钧老祖深入人心,《封神演义》也深入人心,所以才把他排在第三位。
2、女娲娘娘
笔者在此为女娲娘娘正名!
不要觉得现代洪荒小说里面的杜撰都是有依据的。
女娲娘娘不是妖族,她跟妖族没有一毛钱关系。
女娲娘娘是上古正神,也是人类之祖。
共工怒触不周山,天塌地陷,女娲娘娘悲悯世人,熔炼五彩石以补苍天。
她先斩上古黑龙,又斩神鳖四足以立四极,留下了荡气回肠的不世传说。
这是妖族干的事吗?妖族会有心思拯救凡人?
神鳌的体型超过鲲鹏、烛龙,可在女娲娘娘面前仍旧不堪一击。
《封神演义》说女娲娘娘是功德成圣,那是对女娲的贬低。
别说神鳌了,鸿钧老祖打得赢鲲鹏和烛龙吗?
1、盘古
上古神话里面,盘古是创世大神,一斧头将混沌世界变成了清朗乾坤。
和伏羲、女娲一样,盘古也非人形,而是龙首蛇身。
为何盘古是这个外形?因为女娲、伏羲的神话传说出现得更早。
盘古的外形,实际上是在模仿女娲、伏羲的形象。
各种神魔小说里面,盘古都占有极为尊贵的地位。
有人认为盘古是三清中的元始天尊,也有人认为盘古一体三化,化成了三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