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游之西天送葬团(西游之西天送葬团 一梦黄粱)
巴山人有个传统规矩,丧事不能过三天(特殊情况例外)。就是人死后,在家停放不能超过三天,在三天之内必须安葬。人们认为“人死无挂牵,人土最为安”。在家停放久了,人神不安,反而成了子女们的罪过。所以,一般都是第一天给亲友和户族报丧,请歌先生,准备棺木、寿衣(请村里的人和亲友帮忙赶制,家境好的早已准备好了)。第二天祭奠、守灵。第三天清早(日出前)或下午(日落前)出殡安埋。
出殡前,先要送灵,群众又称为送神。在一阵嘭嘭匡!的紧锣密鼓后,歌先生唱送神歌。其大意是送亡灵上西天,到极乐世界去享神仙一样的清福去。
“送灵”一般的意思是长辈或亲人死了之后,送他们入土为安的过程叫做送灵,但你这里的意思好想不是,有可能是他们想提示你什么,也有思念而梦到他们的可能
旧时,人们办理丧事,多采用木棺土葬,礼俗相当繁琐。有穿衣、“入殓、起灵、出殡、路祭、下葬等等。
人亡后,儿女为其穿专用衣服叫寿衣,寿衣不能用皮毛和绸缎做,怕来生变成兽类和断子绝孙,多用绢棉做成,取“眷恋”、“缅怀”之意。衣裤的件数,忌双喜单。中国民俗为死者做寿衣一般须要“五领三腰”,即五件上衣,三件裙裤。无论何时亡故,都要以棉衣为主。死者为男性,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,为死者穿上,死者为女性,则由女儿和儿媳来料理穿衣。
人死后,全家举哀,将死者移入正房迎门的灵床上。灵床用用门板或木板现在长凳上搭成,上铺一床单或褥子而成。死者脸盖黄黑布一块,口含铜钱(亦有含珍珠之类的)。
灵床前置供桌,放“长明灯”,焚香设牌位,并供米饭1碗,上插竹筷1双,叫“倒头饭”。子女轮流守护,叫“守灵”。
家族邻居帮助办理丧事,告亲戚,帮丧者为首的叫“大撂”。同时扎制纸车、纸马,用黑面烙制“打狗饼”、“打狗棒”,取意西天路途遥远,又有恶狗拦路,一旦遇到恶狗便可用棍子打它们,同时把打狗饼扔出去喂狗,以便趁机脱身。
死者入棺谓之“入殓”。由儿女亲属用棉絮蘸酒为死者擦脸净面,之后入棺。盖棺封口,大殓告成。
一般于人亡后第三日或第五日出殡,大家富户亦有第七日、九日出殡者。现在一般都是摆放三天,有的请僧道设坛场作佛事,诵经超度。亡者配偶如有先逝者,丧主须于发丧前一日的晚上迎其灵共祭。
起灵、送殡、路祭、下葬成坟等程序。现在直接送火葬场。灵前 长子站在板凳上,手举扁担,面西而呼死者的称谓,后说“上西方大路朝佛”,连喊4次,把饭碗打掉,长子或长孙打白幡, 烧纸车纸马,送亡者归西。
殡后第三天,亡者亲属着孝服至墓地供祭,绕坟转3圈,抛撒五谷粮,添加新土,谓之“圆坟”。人亡后第三十五天叫“五七”,一百天叫“百日”,届时孝家都要到坟上祭祀。以表哀思之意。